在加密货币的风云变幻中,MicroStrategy的每一次动作都牵动着市场的神经。
在3月17日至3月23日这段时间,MicroStrategy再次出手,以平均价格 84,529 美元买入6,911枚比特币,总计花费5.841亿美元,这一重磅消息瞬间在市场上激起千层浪。
MicroStrategy对于比特币的热爱由来已久。
目前,已经持有506,137枚比特币,占据比特币总供应量的2.4%,稳坐最大机构持有者的宝座。
有人甚至戏称,按照MicroStrategy的购买节奏,很快它将控制流通中比特币的50%。公司掌门人Michael Saylor宛如比特币市场的“定海神针”。当他宣布这次大规模的比特币购买时,市场立刻做出了反应。
比特币价格在积极情绪的推动下,一度上涨近6%。而且,比特币正在不断创下新高和新低,这或许预示着新趋势的到来。
大家不禁好奇,MicroStrategy哪来这么多资金购买比特币呢?
此前,Michael Saylor宣布将出售部分公司MSTR的股份。原本计划出售价值约5亿美元的股份,但随着MSTR的股份。原本计划出售价值约5亿美元的股份,但随着MSTR股价的增长,最终以7.112亿美元的价格成功售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出售股份不仅没有让股价下跌,反而因购买比特币这一消息,股价进一步走强,涨幅达7.48%。
MicroStrategy如此热衷于购买比特币,背后其实有着自己的苦衷。
根据最新财务报告,公司因持有比特币而背负了约70亿美元的债务。一旦比特币价格下跌,公司就必须补足BTC头寸,否则将面临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清算。所以,不断购买比特币,也是为了稳定自身的财务状况。
从长远来看,MicroStrategy的这一行为对比特币市场是重大利好。该公司计划在2030年代初之前不出售持有的任何比特币,这意味着他们持续的购买行为会不断从流通供应中移除比特币,使得市场上的流通量减少。
物以稀为贵,比特币的价值很可能因此进一步提升。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加密货币世界里,MicroStrategy就像一艘领航的巨轮,它的每一次行动都在引领着市场的方向。这次大规模的比特币购买,无疑重振了市场情绪,让投资者们看到了比特币市场的潜力和希望。
1.抓住未来建仓布局机会,可以让很多人在牛市再次跨越阶层!
2.山寨现货机会,会实时分享波段以及长线策略!
3.现在市场又活跃起来了,肯定需要新的明星板块也好,币种也好来引爆新牛市,抓住一个就大赚,抓住几个爆赚!
微策略MicroStrategy是什么公司?
微策略(MicroStrategy Incorporated)成立于1989 年,是一家商业智慧(Business Intelligence) 软件供应商,业务包含多行业的数据运算与云端服务等等。
微策略知名于其业外投资,创办人麦可.赛勒(Michael J. Saylor)因为想为了公司寻找高成长的投资标的,决定从2020 年开始大量买入比特币。
所以其实微策略的本业和比特币挖矿或是区块链产业没有关系,只是因为创办人看好比特币,就把很多盈余拿来投资比特币。
现在微策略成了全球最多比特币的上市公司,随着比特币飙涨,更带动微策略市值暴涨40 倍,成为市场飙股。
为什么微策略MicroStrategy 一直买比特币?
在2020 年的时候,MicroStrategy 微策略拥有稳定的现金流和忠诚的客户,但资本市场对微策略股票兴趣不大,执行长Michael Saylor 想投资高成长型的标的,最后选择了比特币。
Michael Saylor 和MicroStrategy 微策略团队认为,比特币的长期价值会持续增长,并有潜力成为全球储备资产。因此,他们采取了「买入并持有(buy-and-hold)策略」,坚持在价格高低波动时继续购买比特币。
从结果看来,比特币的确成了微策略的助力,微策略在四年间筹募了70 亿美元,并购买了价值75 亿美元的比特币,如今这些比特币的价值已经接近翻倍,而公司的市值和企业价值分别增长了20 倍和40 倍。
Michael Saylor 更在多次在媒体采访中表示:「微策略在近期、甚至永远都没有计画出售比特币,持续看好BTC 」。
微策略比特币买了多少?
根据MicroStrategy微策略官方发布财报数据,自第二季度初以来,MicroStrategy 微策略已购买12,222枚比特币,总价值为8.052亿美元,平均每枚比特币的购买价格为65,882美元。
在持有方面,截至2024年7月31日,MicroStrategy 微策略持有226,500枚比特币,总成本为83亿美元,平均每枚比特币的购买成本为36,821 美元。
近期更因为加密货币市况佳,微策略更大举加仓,根据美国证交会(SEC)文件指出,微策略公司于2024 年11 月25 日至12 月1 日期间买进15,400枚比特币,平均每枚比特币花费95,976美元,共耗费15 亿美元。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