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是法定货币吗,数字货币能兑换美元吗

数字货币是法定货币吗,数字货币能兑换美元吗

一、央行数字货币,为何不能取代现金

当前,现金和活期存款账户已经能够满足大家的支付需求,站在用户的角度,为何还需要央行数字货币呢?

一定程度上,央行发行数字货币也是一种顺势而为——顺应“无现金社会”趋势,为数字经济提供更好的支付载体。那央行数字货币会取代现金吗?不会。

“无现金社会”这个词在2017年曾经大火,不仅支付巨头借势宣传,连部分商家都开始拒收现金,惹来大量争议,以央行表态“拒收现金属于违法行为”告一段落。从那以后,没有人宣传推动“无现金社会”,但“无现金社会”并未停止渗透。

现金的使用背负着很大的运营管理成本,一直以来,国家都鼓励在经济活动中减少现金使用。如1988年出台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开户单位和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采取转账方式进行结算,减少使用现金”,对于企业单位,则明确规定只能在限定条件下使用现金且不能超过一定金额,否则便涉嫌违法。无他,现金支付难以追踪资金流向,大额现金交易往往是灰色交易、非法交易的重灾区。站在企业的角度,大额现金支付还会带来防伪识别和现金存放等问题,通常也更倾向接受电子化交易。

但对于小额零星交易,现金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点,最大的优点便是高度灵活性和场景普适性,不需要依赖第三方设备和网络,可随时随地用于交易,适用于一切群体和几乎一切小额场景。回顾过往,移动支付攻城略地,但再高明的科技也难免有BUG,这个时候,现金便是确保支付顺利进行的最后一道安全垫。

同时,考虑到货币支付场景的复杂性和客群的复杂性,一二线城市可畅行无阻的做法不见得适合县域,一部分人(比如年轻人)追捧的支付方式也并不能代表所有人的选择。而现金,每一个人都用得。

最后,现金的匿名性特征更是无可比拟的优势。绝大多数时候,人们不介意金融机构掌握自己的资金记录,但也有很多时候,人们希望一些交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曾一度因匿名性特征广受青睐,但事实证明,现金才是真正彻底的匿名,某种意义上,央行数字货币的可追溯性会更加凸显现金的匿名优势。

所以,央行数字货币可以在很多场景替代现金,却不能在所有场景取代现金。在可预见的未来,现金仍会静静躺在钱包里、陪伴我们左右。

专家在解析央行数字货币的必要性时,多基于央行和金融机构视角,如相比现金,数字货币能节约印刷成本,也不存在损毁替换以及运钞押运问题,能很大程度上降低金融体系的现金管理成本;相比银行存款,数字货币可追溯资金流向,小则防止信贷资金违规入股市、楼市,大则在反洗钱、反恐融资等方面发挥作用。

对老百姓的好处体现在哪里呢?好处是防偷防盗,因为可追溯,也不怕偷盗;不便之处表现为要重新培养一种货币使用习惯。

当然也不必担心,也许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场景支持数字货币,但所有的场景都会兼容现金和刷卡支付。对用户来讲,用还是不用央行数字货币,一点也不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

二、数字资产和数字货币是一个事情吗

数字资产和数字货币不是一个事情。

1、数字资产

数字资产(Digital assets)是指企业或个人拥有或控制的,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在的,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或处于生产过程中的非货币性资产。

数字资产的产生得益于办公自动化,数字资产依托电子支付系统而发展,它的前景是可预见的。

2、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是指对货币进行数字化。

数字化不是指扫描。

这一点就如同数字签名一样,数字签名不是指将你的签名扫描成数字图像,或者用触摸板获取的签名,更不是你的落款。

数字货币经常被讹误成虚拟货币。

但是虚拟货币是指非真实的货币,比如在你玩《三国志》(游戏)或《大航海》,你有钱,那些钱是虚拟的。

当然,那些虚拟的钱也会有其真实价值。

比如,你从别的玩家那里将她/他的账号买过来,你就可以得到那个玩家的所有虚拟的资产,然后你继续玩下去就会容易得多。

虚拟货币并非一定是数字化的。

例如小孩子玩游戏用小石子当虚拟货币。

扩展资料

数字资产的特点:

1.价格昂贵。

由于这些有着特殊用途的应用软件是专门为某一特定工作而研制的,因此其成本比较高,价格也不比厂房等同定资产的价格低。

2.依附性强。

应用软件必须得到计算机硬件及系统软件的支持才可以发挥作用,而不能独立存在并发挥作用。

3.互动性强。

即使是最简单的应用软件也有一定的交互功能,比如说对操作人员的错误的提示,这是IT行业产品最基本的优越性体现。

4.数量上无限。

数字资产作为资产是稀缺的(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企业或个人都能创造出数字资产),但它的供应可以是无限的。

而有形资产由于企业的财产和存储空间的限制,总是有限的。

5.成本递减。

有形资产的生产成本与生产数量成正比例关系递增。

三、数字货币是货币吗

数字货币一般分为法定数字货币和私人数字货币,法定数字货币是货币,而私人数字货币不是货币。

1、法定数字货币:由主权货币当局统一发行、有国家信用支撑的法定货币,可以完全替代传统的纸质和电子货币,如我国央行将要发行的DCEP。它的本质是一段加密数字,是纸币的替代。国际清算银行在关于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的报告中,将法定数字货币定义为中央银行货币的数字形式。

2、私人数字货币:一般也被称作民间数字货币、私营数字货币等。私人数字货币没有集中的发行方,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制造,不具有法偿性和强制性等货币属性,可以看作是虚拟货币,本质上是数字资产。我国明确将其定性为虚拟商品,不具备法定货币的法律地位,同时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从事代币发行融资活动。

我们通过以上关于数字货币是货币吗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数字货币是货币吗有一定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四、从货币的属性和职能角度下谈谈比特币能否成为法定货币

(1)货币的价值尺度角度

由于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具有价值,凝结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体现着商品的二重性。世界上第一个比特币凝结有设计者本人的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具备一定的商品属性,但其余的比特币是由计算机运算而得出的一串字符,其生产过程没有包含人类的劳动过程,因此不能成为具有价值的商品,也就无法完全具备价值尺度功能。

(2)货币的流通手段角度

货币之所以成为货币,关键在于它可以充当其他商品交换的媒介,从而促进商品流通,货币在这个过程中处于不断的流动状态。从这个角度看,比特币虽然在一些地区或行业内流动,但是绝大多数还是在“币圈”内的流动,流动范围有限,谈不上充当社会的商品交换媒介。此外,一旦货币成为现实的、可以流通的,必定在全社会出现货币需求总量的问题。一定时期内货币的总量由流通的商品量、价格水平和货币流通速度3个因素决定,而比特币的数量总额固定在2 100万枚,它可能在一段时间可以满足流通的需求总量,但随着社会总产品的丰富,这个数量显然是不能满足流通需求的,因此也就不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

(3)货币的贮藏手段角度

由于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所以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而货币之所以会成为社会财富的代表,是因为货币具有法偿性和强制性,使用者愿意把货币贮藏起来,以备将来之需。而比特币还不具备法偿性和强制性,还没有被社会接受,不能贮藏起来以备将来之需。因此比特币也不具有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

(4)货币的支付手段角度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是以商品交易并延期付款为前提的,也可以说商业信用是支付手段职能产生的条件。现代经济社会是一个以信用为基础的社会,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无处不在。比特币使用的范围仅限于“币圈”内部,虽然有个别少量的交易,但是也仅限于一些科技玩家的网站和个别电商平台,还远远未达到全社会普遍接受的程度,还不能支撑和满足信用社会的巨大需求,还没有充当起全社会的支付手段。

#欧易OKEx##比特币[超话]##数字货币#

五、数字货币能兑换美元吗

中国的数字货币不能直接兑换黄金和外汇,所以不能兑换美元。数字货币是现金纸币的替代产品,其主要作用是能够有效节省纸币印刷成本,并且方便金融管理部门监管和打击经济犯罪。数字货币的推出只是技术形态上的提升,并不影响人民币作为我国的主权货币在国际贸易结算和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地位。

我们通过以上关于数字货币能兑换美元吗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数字货币能兑换美元吗有一定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